close


【音樂藝術活動篇】

 

 音樂生活對孩子的重要性

 

許多音樂教育專家不斷地強調:「人的學習是由感覺的體驗開始的,嬰兒的官能以聽覺較之視覺發展得早,而促進聽覺感官的發展,運用音樂教育來進行是最恰當不過的。」音樂除了能刺激孩子的聽覺感官之外,對孩子的身體及動作的敏覺程度也有相當的幫助,譬如:孩子聽到任何的樂音都會手舞腳蹈地隨著音樂的節奏舞動他的身體,這便是孩子獲得身體開展的過程。此外,豐富孩子的音樂生活對孩子的情緒穩定度也有相當程度的影響,譬如:嬰兒期的孩子躺在床上的時間非常長,這段時期如果能為他們準備一些小夜曲、或一些安靜的音樂,那麼孩子必然能在穩定的狀態下發展他們的情緒,不但間接地影響到孩子整體的人格發展,對往後的EQ成長也有相當大的助益。

 

 

 

對孩子學習音樂,父母該具備的正確觀念
過去很多的父母會對孩子學習音樂的目的界定在『音樂技巧的培養』上,而往往在學習的過程中忽略掉孩子本身創造力的引導,如此,雖栽培了許多演奏家 (在家庭聚會中,展現表演技巧,以滿足父母的虛榮),卻未能培養真正愛好音樂的孩子。今日音樂教育的目的應該放在音樂潛能 (音感、節奏感及創造能力) 是否獲得開展?孩子音樂的基本能力 (節奏樂器的運用、身體律動、自我表現及音樂欣賞能力) 是否獲得啟發?

 

 

 

父母如何輔導不同年齡階段孩子之音樂能力 
面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父母應施以不同內容的音樂教育,這項原則一直是許多音樂教育家們所主張的。下面即根據不同階段的孩子所需要的音樂教育內容,提供給父母們參考。 

嬰兒時期 (出生至二歲)

 

這時期的音樂內容以發展聽覺能力為主,父母可根據孩子的作息來為他選擇不同類型的音樂,譬如:睡食時之音樂以優雅安靜的曲子為主,像舒伯特的小夜曲、蕭邦夜曲、或各國的搖籃曲都是很好的選擇。當孩子哺乳時間增加後,為了引起孩子進食的食慾可播放較明朗的音樂,像阿萊城姑娘、杜鵑圓舞曲或各類的小步舞曲比較適合這個時期的孩子來聆聽。至於玩耍時的音樂則以節奏較為明快的曲子較能帶動遊戲的氣氛,像進行曲、打擊樂合奏曲、各國舞曲或交響樂等都是非常適合的。

 

    由於這時期的孩子睡眠時間長,因此,父母不仿在小床邊為孩子準備一些會發出音響的玩具或放置一些簡單的敲打樂器,讓孩子在遊戲中除了學習音樂之外,更獲得了大肌肉的運動發展。    
          

 

幼兒時期 (二歲至入小學前)

 

    這個時期的音樂訓練除了繼續發展聽覺感官之外,可慢慢地加入一些簡單的技巧練習。父母不仿提供多種且具正面意義的玩具樂器讓孩子們把玩,不論有音高變化或無音高變化的樂器都可以。如果父母為孩子選擇的是屬於高科技產品的樂器,像電子小鋼琴之類的樂器玩具,則需考慮樂器當中的IC片所設定的音高之準確度是否合宜,以免孩子的音感受到影響。

 

    另外,音樂環境的薰陶對孩子本身的音樂潛能具有相當程度的開發作用,孩子的音樂生活是否豐富則取決於父母親的音樂素養,在這方面精緻的音樂要比流行音樂更適合提供給正值成長階段的孩子們來聆賞。因此,若希望孩子的音樂生活能夠豐富滿足,則父母親們必須先不斷地充實自身的音樂素養,平時所接觸的音樂層面不宜有所侷限,舉凡古典、現代、流行、民俗音樂或古典與流行的融合都是可以欣賞的範圍。這個時期父母親除了提供音樂帶之外,各種與音樂有關的錄影帶也是很好的教材,譬如:與樂器有關的『彼得與狼』或『動物狂歡節』等融合音樂教育與戲劇的題材都是非常適合的。

 

    假若父母親希望孩子能開始接觸音樂技巧的訓練,這時期的孩子因為性向未能確定,『團體班』的上課模式較適合這個階段的孩子們。因此,家長們可多觀摩各種音樂班的上課方式與內容,並帶著你的孩子去嘗試一、二堂課程,再做最後的選擇。
 

 

兒童時期 (入小學後)

 

    當孩子的肌肉發展更完整、情緒表現更穩定、性向興趣更確定之後,父母親不仿可以考慮讓孩子選擇一種他最希望學習的單一樂器,而樂器的選擇可涵蓋弦樂器、打擊樂器、西洋樂器或中國樂器都是可以選擇的範圍。購買之前父母親宜多讓孩子接觸不同的樂器,並觀察孩子平時表現對那一類的樂器較為偏愛,接著再為他選擇適當的指導老師來教導他,如此不但能減少孩子摸索的時間,更能避免購買不當的樂器所造成的財務資源浪費。

 

    對於老師的選擇更是重要,因為一個理想的教師必定是一個能讓孩子享受學習樂趣的人,當孩子感受到學音樂是一種樂趣時,父母親再也不必催促孩子或陪著孩子練習,造成孩子學習上的沉重負擔,導致往後排斥的心理。

 

    此外,音樂的學習應考慮到整體性的學習效果,舉凡音樂技巧、音樂理論及音樂欣賞等應該都包括在內。因此,父母親除了為孩子選擇良好的師資培養孩子的演奏技巧外,更應隨時注意一些藝文方面的表演活動,讓孩子隨時浸淫在豐富的音樂藝術生活當中,對孩子的學習動機的提昇將有相當大的助益。

 

 

 

 

 

 

 

【舞蹈藝術活動篇】

 

孩子是天生的舞蹈家

 

由於孩子天生喜好活動的特性再加上對聲音的敏感,因此,生活中只要接觸到音樂,我們便能發現孩子那份投入的表情,接著便開始舞動他的肢體,旁若無人似地,快樂地跳起舞來,若我們說孩子是一個天生的舞蹈家,其實並不為過。

 

 

 

舞蹈就是遊戲

 

    遊戲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假若各項學習活動都能以遊戲方式來進行的話,相信孩子們會學習得非常地盡興。但是,若老師不懂得孩子本身的發展特質,一味地講求技巧的習得,如此,不但無法達到學習的效果,更甚者孩子可能因為強迫式的學習導致興趣低落。父母親應瞭解到現今的舞蹈教育不應該太重視精細動作的訓練,尤其是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小肌肉及專注力各方面尚未發展完全,假若太重視如芭蕾之顛腳或其他複雜之動作的學習,不但影響小肌肉之發育,嚴重者還可能造成運動傷害之發生。

 

 

 

舞蹈教育並不在培養舞蹈家

 

舞蹈教育並不在培養舞蹈家,父母應多重視孩子學習舞蹈的過程而不要太在意學習的結果。過去父母在學校所習的代數或幾何,其目的不在成為數學家,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了深入思考、比較判斷以及邏輯推理的能力,這些基本的能力對於往後各方面的學習是相當重要的。舞蹈或音樂等藝術學科的學習也是一樣,如果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懂得運用啟發思考的方式,經常讓孩子有機會運用創造能力來從事創作的話,那麼學習舞蹈的積極意義已不再侷限於技巧的獲得或美感的薰陶,孩子們創造與想像空間的獲得開展才是最重要的。

 

韻律教育的功能

 

    孩子學習舞蹈除了獲得身體運動的機會之外,更能獲得身體資源開發的動力。在一份「開發身體資源」的報告中提到:「所謂身體資源開發,可被認為是一種透過感覺--動作技能的發展,來促進兒童獲得『最適發展』的歷程。孩子們若能經常接觸肢體動作訓練的課程,不論是認知學習或者社會情緒方面均能獲得良好的發展 ( 童心園教學研究中心提供 ) 。」假若身體資源能獲得完全的開發,不僅對孩子的肢體潛能發展有幫助,對認知、感覺及情緒EQ也具有潛在的影響。近年來許多心理學者的研究中都一致地認為早期教育對孩子的人格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孩子若能擁有所謂積極性的人格特質,往後面對問題時較能往樂觀的方向去思考,「積極性人格」也比較能讓孩子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何為孩子營造學習舞蹈的環境

 

    藝術的學習其實都是一樣的,一個在豐富的舞蹈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必然擁有高人一等的身體敏感度,對肢體運用的感知能力也比較強,這些孩子長大之後比較不會介意與人有所謂身體的接觸,因此與他人之間的空間界限也比較不會那麼明顯,這些特質對孩子往後的人際關係發展多少會有影響。在環境的營造上,到底有那些方面是父母親可以幫助孩子做的呢?以下兩點建議提供父母親做參考:
 

 

 在家中為孩子準備各式各樣的材料或道具

 

 為了讓孩子能夠有充分發揮創意或自我表現的機會,首先父母親需要瞭解到能發揮孩子高度創意的東西是什麼?家中那些東西具有高創意、低結構性的特質?譬如:各式各樣的絲巾、彩帶、要丟棄的服裝或紙箱、各種大小的球或呼拉圈都是屬於高創意、低結構的東西。由於這些東西的特性可以隨著孩子的想像隨時變化它的功能或使用方法,因此,它的彈性變化空間非常地大。除了提供可讓孩子發揮創意的道具之外,為孩子選擇不同感覺的音樂,讓孩子經常隨著音樂自由舞動他的身體,這項活動也是父母親可以為孩子做的。 

為孩子選擇能啟發肢體活動的舞蹈班

 

    假若孩子對舞蹈真正感到興趣,而且身體的發展也相當穩定,這時不仿為他選擇一個能幫助他學習開放肢體的舞蹈老師,這位老師除了教授舞蹈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能提昇孩子對身體各部位活動上的感知能力。在教師的課程設計上父母親也需要多加關心,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模仿老師的動作,或者太強調舞蹈技巧的學習,都有可能因此減低了孩子的學習動機。

 

團體班的課程貴在能藉此發展孩子社會互動的機會,由於現代的孩子活動的空間太少,人與人接觸的機會相對地減少了很多。因此,具有孤僻、自私、自我中心期延長的人格特質者不在少數,這些孩子將來能否適應社會的變遷、能否為社會所接納,都是父母們需要特別關切的課題。基於此,讓我們更相信舞蹈的訓練,不僅能提昇孩子之間的互動關係,人格發展更能獲得適當的引導。

 

以上述的理念為孩子選擇舞蹈的課程時,家長應多注意老師所設計的內容是否符合啟發的原則?是否注意到全方位美學能力的發展?舉凡音樂的選擇、肢體的美感、身心智的平衡或審美的課程是否融入平時的訓練當中,這些內容均屬於美學的範圍。課程中模仿舞蹈的部份不宜佔去太多的時間, 教學時多運用探索身體活動機能的方式、引導時把握趣味化、遊戲化的原則,儘量讓孩子有機會用身體來感應不同的音高、節奏等元素,這些都是比較能啟發孩子創造能力的關鍵因素。

 

結論

 

  &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e Bee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